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,要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,落實碳達峰行動方案。要推進大型風光電基地及其配套調節性電源規劃建設,提升電網對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消納能力。
在江蘇南京,一座“綠色工廠”正驅動“自主創新+精工細造”的雙翼,憑借過硬的風電塔筒制造技術在風力發電、光伏發電等新能源領域持續發力,以實際行動助力“雙碳”加速度,這就是中建安裝旗下中建五洲工程裝備有限公司。
塔筒業務打造低碳“風”范
作為國內早從事風電塔筒制造的專業廠家,中建五洲自 2005 年至今,已累計加工五千套風電塔筒,總裝機容量約6GW,項目遍布國內三北地區、江浙滬以及廣東、海南、云南、湖北、河南等區域。
為解決風電業務發展中暴露出的工廠和現場匹配協調困難問題,中建五洲全力打造“塔架制作+現場安裝”一體化服務?!八苤谱鳌狈植荚?8 處制造加工基地,按統一標準專業化制作,完成多個項目履約。2017年,中建五洲完成泰國 GNP 風電場當時全球內陸高鋼制柔性風機塔筒,極強極優的風電塔筒制造力在海外舞臺上得到了展示,自此打開了更廣闊的海外市場,更多大型陸上塔筒遍布泰國、越南、巴基斯坦、希臘等地。目前,中建五洲累計出口泰國塔筒份額已達泰國風塔市場總份額的30%。
比起陸上風電,海上風電具有資源儲備豐富、發電穩定、電網接入便利等優勢。2018 年,制造團隊攻克防腐、精度控制等難題,助力制造上海臨港海上風電項目,項目獲得 2020 年中國風電產業十佳產品。隨著國內競爭性配置海上風電項目——上海奉賢海上風電及越南海上風電、浙江嘉興 1 號海上風電過渡段、上海電氣如東 H6海上風電等一個個海上風電項目的成功建設,中建五洲實現從陸地向海上轉型的重大突破。
“踏風”背后的技術自信
攻堅關鍵核心技術,創新驅動綠色發展。面對接踵而來的直徑更大、單機更重、高度更高、精度更精等要求,中建五洲篤信科技創新“助推器”和“催化劑”作用,聚力攻關技術壁壘。擁有與風電塔筒制造的相關科技進步獎項 6項、工法 4項、專利 3 項,牽頭編制了《裝備制造關鍵技術叢書》。從實干總結到理論集成,中建五洲在風電行業綠色制造水平的每次飛躍,都淬煉出更深層的技術自信。
技術與硬件完美融合,新能源裝備業務在創新性發展中不斷迸發品牌活力。中建五洲預制廠應用 140 米免灌漿干式螺栓鏈接技術有效解決了混塔預制精度要求高、運輸受限等難題,成功完成國內分片預制裝配式混塔制作項目。
塔筒加工制造時,運用“塔筒整體時效振動工藝”消除了焊接殘余應力,提高抗疲勞強度和塔筒的使用壽命。塔筒焊接中,“無碳刨焊接工藝”根除背面碳弧氣刨清根流程,節約用料又縮短焊接周期。百毫米以上級超厚板無碳刨雙絲雙弧焊接技術,為開拓海上風電及深海管樁等業務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。法蘭平面控制上,法蘭平面度免?;鹬谱骷夹g消除了傳統?;鸺夹g可能帶來的質量風險。多加筋板焊接法蘭制造技術為低風速高位混塔制造提供了成功案例,在風電混塔市場占得先機。
綠色可持續助力賽道不斷延伸
圍繞國家“雙碳”戰略目標,中建五洲致力于在風電塔筒行業內推行綠色制造,提升風電成套設備制造的綠色化水平,基于風電關鍵構件綠色設計平臺,打造具有引領示范作用的綠色工廠,建立完善的綠色產品供應鏈,制定風電塔筒綠色制造標準,引領風電行業綠色制造發展。
在“專精特新”的發展道路上,中建五洲不斷追求更高目標。憑借對技術孜孜不倦的追求,繼制造 153 米超高柔性塔架、混凝土塔架后,承建河南商丘民權縣桁架塔,成功進軍桁架式塔架領域。相比傳統塔基,桁架式結構剛度大、承載力高,能有效避免共振,提高風機安全穩定性。
藍圖繪就,重在落實。中建五洲將秉承“把專業做到”理念,以追求卓越績效為目的,進一步聚焦能源裝備業務,立足裝備制造優勢擁抱市場變化,努力向“打造中國建筑高端裝備制造名片”的目標邁進,為實現中國建筑“一創五強”戰略目標貢獻堅實的專業力量。